《南京南京》:纪录中国人如何面对残暴的经典之作 文/韩兮
南京!地名。南京!事件。南京!反思!
―――韩兮
“南京!南京!”是侵华日军指挥部下达进攻南京的军事指令,这与偷袭珍珠岛的“虎!虎!虎!”是类似的,陆川用这个指令作为片名,想必是要以一种类似于纪实式的风格来演绎这部影片!
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军事指令显然不是中国人所关心的,更重要的却是南京沦陷后六周内所发生的事件,南京大屠杀,举世闻名,也是近代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悲剧。于是,“南京!南京!”这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地名便有了沉重的历史感与悲情感,有力度,更有血泪!
任何一个事件,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再去审视,那么这个事件绝不仅仅只是事件本身那么简单,更多的则是对人类的反思,在南京大屠杀中,反思的不仅仅是日本人,还有中国人,屠戮者与被屠戮者各自的遭遇却共同记录了一章人类的反人类的历史!
有一句话用在南京大屠杀中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禽兽做了禽兽的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做了禽兽的事情!但谁又能解释这种残忍的现象本质呢?没有人,而《南京!南京!》也不能解释,虽然影片将线索放在了一个普通的日本军官身上,但他也无法解释人类之所以做出禽兽行为的动机到底在什么地方,于是,他拔枪自杀了!
客观地讲,解释这种残忍本质是十分困难的,无论是陆川也好,还是最了不起的人类学者也好,他们的答案都是不可能完满的,于是,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只是事实,纪录,它的震撼在于不用解释,历史的剽悍与人类无人性的剽悍便是如此,无需解释!
《南京!南京!》片长大约130分钟,前四分之一讲的是南京被攻陷,战争场面相当具有震撼力,是近一段中国战争片中屈指可数的佳作,而后面的部分则讲述的是南京沦陷后难民们的生存状态,非暴力的反抗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者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到底如何演绎才能更令人感到动容呢?已拍摄过的南京题材影片有《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南京1937》,《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以及纪录片《南京》,当然还有在《南京!南京!》之后即将上映的《拉贝日记》等等,每一部影片都有自己切入的角度与视点,而《南京!南京!》的视点在于两个方面,纪实与中国人!
《南京!南京!》完全采用黑白影像,这给人的感觉当然是具有纪实风格的,也有浓重的历史感,但更重要的一点却是这个历史事件几乎完全没有色彩介入的可能性,杀戮与仇恨,日本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对峙,简单却残酷得令人感到无尽的空虚,就如同生与死一样,界线分明,没有半点过渡。这是一种情绪上的简单,但更符合中国人的视点,非生即死,非死即生,其它的一切都在这简单中显得没有力度了。
在世界名片《辛德勒名单》中也采用的是黑白色,只是在影片的最后才出现那穿着红衣的小姑娘,象征着希望,在《南京!南京!》一片中,这种色彩并没有出现,诚然导演在防止有人苟病抄袭之嫌,而另一方面,影片结尾处的那个少年士兵小豆子虽然有《四百下》里一样的奔跑,虽然展开了灿烂的笑容,虽然将手中的蒲公英种子吹得四处飞扬,但他却是影片中的一个次线索人物,他经历了整个南京事件,是无法从心理中抹杀这份记忆与悲情的,他作为受屠戮者见证了这段历史,他无法真正地象征着希望,他只是影片中的一个幸存者。如果说《辛德勒名单》中的红衣小女孩是对生命的尊重,是辛德勒本人的人文关怀体现,那么,《南京!南京!》中的小豆子只能说他是生命的延续,是南京大屠杀的证人,他虽然简单,却背负的是沉重的历史感。
一直以来,无论是文献还是各种影像,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都着重地强调了日本军人的暴行,中国人受苦受难的形象比比皆是,那些悲惨的照片与文字令我们为之悲痛与仇恨。
中国人似乎一直以来就如那些古典名著中所说的,百姓伏于道旁,任人宰割。在这个震惊世界的事件中,中国人与其说是受戮者,不如说更象是一个个道具,看不到在做些什么,反抗,逃生,等等,几乎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资料。而《南京!南京!》一片则将重点放在了中国人在做什么上,这是导演陆川的切入点,也更加深了这部影片的深度与广度,其纪录性质变得更为全面,甚至具体。
影片第一个最具体的中国人形象是刘烨扮演的军人陆剑雄。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军人的形象是极具代表性的,他普通,但他有热血,也许与当时南京的许多守军一样,在经历过军队内部人心涣散之后,他留了下来,在街巷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弹尽粮绝,然后敌众我寡地被擒,最后死于日军的屠戮之中。
在影片中,陆剑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群体戏里,首先便是混在军队里阻止涣散军人的逃跑,然后是几个人在街巷狙击日军,最后与众多被俘的国民党军士一起就义。在整部影片中,他是做为一个点而出现的,但由于他这个点一直处于群体戏中,那么他便是一个普通的点,而群体恰恰是由象陆剑雄这样的点集合而成的,于是,中国人的反抗被完全展现出来了,他个体的经历也恰恰是当时整个中国南京守军的经历,非常具有纪实效果。
范伟所扮演的唐先生是影片的第二个重要角色,由于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从客观角度来说,他的经历并不能代表南京的中国人,但他的个性与心理活动恰恰是当时许多中国民众的写照。
很显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唐先生也许并不算是一个汉奸,但他是贪生怕死的人,他最大的愿望是保护自己的家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非常具有中国人的特点。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可能远比国家更为神圣,所以,为了保护家,唐先生可以小心翼翼地与日本人交好,也可以出卖躲进难民营里的中国军人。
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唐先生的一厢情愿终于换来的同样是灾难,他与日本人的合作并没有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而且还给难民营带来了灾难。
有血性的人一定会鄙视唐先生的所作所为,但处于当时的环境来说,相信每个人都会理解唐先生行为的动机,这个人物的自食其苦看起来反而具有一种悲情的色彩。陆川为唐先生设置了一个纠正自我的结局,在确认家人能够安全的时候,唐先生终于变得坚强了起来,他可以直面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唐夫人离开之时,肚子里又怀有一胎,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代表着中国人的希望,但笔者认为,其实这表明了中国家庭观的延续,唐夫人一身两人的逃出南京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离开,虽然不够完整,但家的概念却依旧存在,这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希望所在,有家,也许就有一切!
第三个中国人形象当数高圆圆所扮演的难民营老师姜淑云。如果说陆剑雄的反抗是暴力性的,是与日军针锋相对的,那么姜淑云的反抗则是非暴力的,是迂回的。
借用难民营,尽自己全力尽可能地挽救中国人的生命,这便是姜淑云要做的事情,虽然十分艰难,但却一直在坚持。
姜淑云这条线索不仅仅代表了个人,从某个角度来说,她向观众展现了当时南京被攻陷后许多人的处境,难民营成为最佳的避难所,但很可悲的是,即便是这样的地方,也无法能够确保中国人的安全,似乎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避难场所,还必须用交易来维持下去。
小江是姜淑云线索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虽然是一个妓女,但她却在最关健的时刻首先站了出来,为挽救更多的人前往日军的慰安所。陆川极力表现了小江这个人物,虽然笔墨不多,但这个人物的个性与牺牲令观众为之动容。
姜淑云为了拯救更多的人终于死在了日本人的枪下,在这个细节上,导演进行了一个戏剧化的处理,便是日本军人角川的最终改变。一个极力在挽救生命,充满了母性关怀的女人被自己迫不得已地杀死,这对角川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而那一枪则彻底表明角川与日军的决裂!
影片中日本军人角川是很富有争议性的,在许多人看来,角川作为一个日本人成为本片的主线,甚至成为一个反思中的日本人形象有些粉饰的嫌疑。将日本人刻画得太好了,这个结论的产生大多来自角川。
前面说过了,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到底做了些什么,陆剑雄在完成一个普通军人的反抗,唐先生极力地维持着家庭的概念,而姜淑云则在尽力挽救着每一条生命,但所有这些行动的产生原因自然来自于日军的暴行。
角川自然就是这暴行的见证者,在影片中,他对暴行的认识是逐步升级的,也是逐渐深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