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1后 发表于 2009-11-17 10:02:07

80后小女生的爱与哀愁

多少美丽的传说与故事在时间的冲洗下黯然失色,又有多少爱情从海枯石烂演变为水月镜花。爱情其实最不可理喻,男女之间有“说不出的投缘。”别说是旁人,连老天爷也无法可施。所以才有七仙女与董永、白娘子与许仙式的爱情传说。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现实冰冷如斯。于是我在叶萱的小说《纸婚》中,再一次感受到现实碎片中的爱情与婚姻,但这样的爱情故事在我看来,已经不能打动我这样的人了。不是冷漠,不是沧海桑田,不是莫名的忧伤,这些爱情故事只是白衣少年的爱与哀愁,与人到中年的我格格不入。
??  
叶萱执着地追求“爱与梦想”,“爱与梦想”成为他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我对这种信念不以为然,但却不能否定叶萱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我不相信所谓的梦想,但却不能不让人家去相信世间还有梦想,只要作者叶萱愿意相信,爱与梦想依然有用。纵然有爱的疼痛,纵然有碎心的纠缠,《纸婚》里依然是对“爱”的执迷不悟,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没走过这一段路,终究是人生的缺陷。
??  
写作是寂寞者的心事。《纸婚》的文字很流畅,很幽默,很好读,有很好看的爱情婚姻悲喜剧。但在这种流畅的叙述中也暴露了作者写作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年纪有关,与阅历有关,与现实同样有关。缺乏有意识的停顿与反思,仅仅执着于讲述故事的快感,使读者在看完故事之后没有什么余味。不过作者可能并不在意什么“小说的深刻”,作者也许仅仅只是有意在描述一种忧伤的精神里程而已,当真用创作理论的框子去丈量作者的小说,也许未得根本,正如作者的一篇小说的题目“生活充满俗套,但不狗血”。他们的生活自有其意义,并非我之否定所能抹杀的。
??  
青春已经死去,然而死去的青春才会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并时时召唤着我们的心灵。叶萱所书写的“少年的爱与哀愁”复活了我内心深处的青春记忆,白衣胜雪的年代我们都曾经历过,都曾抱有对爱、对青春、对未来的梦想。但现实的冷酷与绝境中的枪声惊醒了梦中的我,从此千年暗室,独守一隅之地。人虽然活着,心已经死去。“爱与梦想”离我远去,自己放逐自己,自己流浪自己,在暗夜里写下一些无人能懂的文字,不为发表,不为流传,只为纪念。久而久之,自己的生命开始处于一种零度状态,永远地孤独飘泊,永远只能自己倾听自己的声音。
??  
如果永远这样下去,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生活。偏偏有一些俗事又纠缠上来,我还须探头看看人间的喜怒哀乐。《纸婚》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它标明的是“婚姻疼痛”,这种“婚姻疼痛”可以说是每个人所必须的经历。人确实都要成长,但成长的道路与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成长的代价也完全不同。叶萱笔下的“婚姻疼痛”虽然是个人化的表达,但却有着都市婚姻男女的流行写照,它区别于广大的农村风景,而单独折射都市的一角,刻下近乎矫情的“爱的忧伤与哀愁”。其单薄与无力的一面透彻而逼真,世间的凶险完全被遮蔽与忽略。
??  
有时我在想,依靠文字去印证或再现什么,其实是无力的。用笔杀人决没有用手枪来的快捷与方便,用文字来赚钱更比不上投身商海的利润,假如比尔•盖茨从事笔墨生涯,世界首富的称号永远也轮不到他。文字既然无用,我对依然沉埋于文字写作的人就抱有一种敬意。叶萱的《纸婚》确实不是我所喜欢的那种小说,但叶萱坚信“有爱和梦想,就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我倒不好过于反对他的青春与理想了,毕竟她还年轻,而我已经老去。我自己甘愿倾听自己的声音,作无谓的绝望之挣扎,却不能否定年轻人的梦想。然而这一切,已经与我无关,水阔鱼沉,灯火微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小女生的爱与哀愁